金秋十月,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省水科院也迎来了秋收硕果,首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为我省水利科研事业再添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湖南水利科研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在水旱灾害防御、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力守护一江碧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省水科院作为湖南唯一一家水利科研院所,勇担湖南水利科研重任,围绕水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三大任务砥砺奋进、戮力前行、勇创佳绩。
多年来,省水科院立足“人才为本,创新为魂,科研立院,服务发展”的发展理念,一直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打破常规、破旧立新,推动省水科院向高质量发展。今年来,省水科院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技术团队,敢于寻求突破,打破固有传统工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出台了《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将有志向、有能力、有毅力的同志从繁杂的技术服务事务中脱离出来,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院里统一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结构采用“1+C+N”模式,即1名团队负责人、C名团队骨干成员和N名一般成员。原则上采用团队负责人揭榜挂帅制,由团队负责人招贤纳士、自主组建,团队一般成员鼓励跨单位、跨部门联合。
10月,经申报、评选,省水科院组建了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共39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27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1人,40岁及以下35人,组建了三支科研能力强、学科多样、充满活力的团队,即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快速探测与病害防控创新团队、水资源与河湖生态保护创新团队、水沙模拟及数字流域研究创新团队。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快速探测与病害防控创新团队在大坝安全探测与病害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将依托湖南省大坝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水利工程材料与结构交互演化机理、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形成机理和隐患感知等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水资源与河湖生态保护创新团队具有多年从事水利科技项目研究经历,将围绕我省水资源分布与演变机理、农业灌溉与节水技术、水生态安全格局与保护等进行研究;水沙模拟及数字流域研究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我省洞庭湖水沙基础理论研究,将继续与“洞庭”为伴,研究构建数字高程模型与水文水沙模型的融合,探究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模式。三支团队作为我院第一批示范性科技创新团队,将以三年为一周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探究经验、取得成果。
唯实干才能成就梦想,唯奋进才能赢得未来。科技创新没有终点,面向未来,更需要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湖南水利科研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时代使命,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紧紧围绕湖南水安全中的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时代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向我国水利科研事业贡献湖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