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厅密集布置水利工程划界工作,会同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全省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上下联动、创新工作方法、集中力量攻坚,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全省国有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2021年底前完成其他规模以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划界成果同步纳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和“多规合一”协同审批平台;积极筹集省级专项工作经费,编制了《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省级专项工作方案及经费预算》,已报送省财政厅进行财政评审;委托技术单位编制了《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导则(试行)》,全省统一划界技术标准;正在组织编制划界技术指南、积极筹备全省划界技术培训会议,指导市县和技术单位实际操作。
厅党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划界工作,厅党组书记、厅长颜学毛同志多次过问、亲自协调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共同推进该项工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诗君同志亲自带队协调省级专项工作经费财政评审有关事宜;专门成立了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厅直属二级事业单位抽调了精干力量专职推进相关工作;先后在全省市州水利局长会议、全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监督工作视频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经费、强化督查考核。
水流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不清,必然造成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水的经济价值无法充分体现;水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不清,必然造成水生态空间容易被侵占破坏,水利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以空间谋发展,要求做到量水而行,必须以清晰的底线思维守住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做到空间治理。开展水利工程划界工作,不仅是湖南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这一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明晰各类水利工程产权归属、盘活资产存量的重要保障,更是全面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有力抓手。落实水利工程划界工作,是做好水利空间规划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是强化水利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结果。不仅为后期清晰权属打下坚实基础,更有助于形成水利工程安全良性运行、水利监督效能充分发挥、水利安全生产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