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opyright 2018
网址:www.hniwhr.cn 电子邮箱:hniwhr@163.com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沙 电话:0731-85486203 传真:0731-85486203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370号 湘ICP备18023252号-1 后台管理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党的建设
“大学习 走在前”8月我为你荐书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开辟了我国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全书100回。该书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推荐理由:对于《西游记》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根据原著改编的各个版本的影视剧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但只有走进《西游记》原著,才能走近那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放飞想象的翅膀;会被那优美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读之欲罢不能。
《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西游记》以白话文为主,间有诗词歌赋,多用夸张、排比手法,故事情节惊险离奇,语言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开卷有益”,阅读《西游记》,相信会受益匪浅,定会从中取得人生路途上的“真经”。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唐僧师徒一起降妖伏魔,踏上西天取经的征程吧!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推荐理由: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让人“笑着流泪”的“绝唱”。它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本书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为了写这部书,路遥多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农村、城镇与煤矿中,进行生活的“重新体验”。
路遥先生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以孙少平兄弟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人不甘于平凡,在困境中蜕变与成长的故事,故事平实却能给我们以启迪与鼓舞。
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纯洁的梦想,凄美的爱情,苦难的生活。
正如他的名字平凡的世界那般平凡,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写起,主人公孙少安背负最沉重包袱,负担整个家庭的重任,从来无怨无悔,不仅要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还要处处提防来自村书记田福堂的算计,出于对孙少安才干和威望的嫉妒以及其女田润叶爱情的不满,田福堂多次利用“阶级斗争”陷孙少安于困境。孙少安就是在这样来自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负重前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弟弟孙少平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即使是深处逆境,在嘈杂工地,或者是肮脏的地下煤矿,生活对他来说都是有价值的,田润叶与孙少安相爱却由于两家的社会地位,不能在一起。田晓霞生性活泼,一直在精神上给予孙少平希望。一部农村现实版的生活写照,值得我们品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推荐理由:1969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离开。从北京同乘一列火车去插队的知青,大多数人在插队一到两年内都陆陆续续离开了,而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他是其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这七年里,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同乡亲们一起过着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从初到黄土地时的“迷惘、彷徨”,到离开黄土地时“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从一个孩子到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梁家河村民征服了苦难。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无疑为习近平从大队党支部书记走向党的总书记,担当起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该书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也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为我们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再现了他“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该书事例生动、文字朴实、充满力量,既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生动范本,更是广大青年励志成才的好教材。
《知行合一王阳明》
推荐理由:该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讲述了王阳明的辉煌与传奇。任何一个优秀人物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与得道后的平静。王阳明本是凡尘俗子,但是他的心学却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这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深刻剖析追根求源;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号召我们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何以兴邦,那就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